(资料图片)

一、院长要找到合适的药品评价标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北京报道 “每年全球CNS刊物发表肿瘤相关临床研究数量超过5000个,但每年全球发布的肿瘤III期确证性临床研究数量为300余个,后续被FDA批准扩展适应症的药物为50余个,最终每年FDA批准的新药少于20个。从这一数量级的差距可以看出药物创新转化有多么困难,不是发了Paper就一定能转化,最终成功率可能只有1%。” 3月24日,在2023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技术平台产研创新峰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宁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说。那么,创新成果转化这条路到底难在哪些方面?李宁教授表示,科学家有了创新研究成果后,更重要的是要有合适的团队来“雕塑”这一成果,有的药物设计很好,但是临床疗效不明显,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归咎于体内试验比体外实验更复杂,而是要关注背后的评价标准体系问题。“我们相信没有无用的药,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剂量、合适的给药方案、合适的人群等。”

二、药品不良反应连续23年上升与新药数量增加不合理用药等有关

药品不良反应连续23年上升”,3月24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组织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02.3万份,比2021年增加6.1万份。中国中药协会合理用药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康震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新药获批数量的增加、不合理用药现象增多以及缺失科学系统的药物治疗管理等诸多原因,都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多的原因。”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CPM(中国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发现,202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共批准19款创新药上市,从治疗领域来看,去年获批的19款创新药中,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分别位居第一、第二位,占比均超20%。另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22年)》显示,从化学药品类别上看,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居于首位,肿瘤用药严重报告构成比居首位。

文章来源:网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