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档案馆获悉,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将《社会记忆与文化传承》课程搬到了广州市档案馆,通过一系列观展和体验读懂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沉浸式观展了解档案意义
活动当天,师生们参观了“档案·广州”“广州传统中轴地标档案文献展”等展览,通过珍贵的照片、泛黄的文件档案、留存的实物熟悉了广州千年岁月的沧桑变换,学习了广州红色档案中蕴含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深刻理解珍贵的历史档案的重要意义。
广州市档案馆通过沉浸式参与其中的观展体验,让观众得以接触档案,走进历史,感受时代变迁。参访学生纷纷表示,档案馆运用多种数字技术,内容涉及党和政府建设、广东饮食、岭南文化、广州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形式丰富多样,引人入胜。“馆内设计的互动环节,提高了我们的参与度和兴趣。比如说光绪金榜展台部分,通过人机交互,可以随机生成科考成绩就非常有趣”。
师生们还观看了广州市档案馆的宣传片,全面详细了解了广州市档案馆的功能定位、价值目标以及档案工作实绩,从书本中走出来,直观了解档案馆的功能、构成、工作特点,以及其在保存党和政府真实记录、留存社会记忆、传承中华文明中的工作细节,进一步理解档案与档案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以文化传承延续社会记忆
此次广州市档案馆实地研学,为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实践课堂体验,加深了他们对广州的历史、红色、文化名城的直观了解,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的认识,坚定了师生们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海涛教授表示,此次参访活动属于该院“社会记忆与文化传承”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参访,使学生深刻理解档案作为历史的原始记录,不由时间变化、不因世事改变,是真实记载、诠释、再现中国社会变迁历史的忠实载体。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州市档案馆注重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吸引了中山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高校师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多元文化交流融合贡献档案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黄岚 通讯员:叶朝曦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张映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