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在明天之前》第一集观感。

幽幽夜色中朦朦灯光里依依一水边,一场都市夜话、一次向内求索和延展观瞻,横向辨析和“情绪”相关的多种概念、纵向讲述人生阅历中那些冷的怒的喜的情绪小火苗。


(相关资料图)

有深邃沉静的哲思面貌,不是流俗浅薄的三两句鸡汤;

有恳切真挚的剖白分享,不是场面套路的轻浮和油滑;

某些洞见让人眼前一亮“呀原来还有这个方向”,某些总结让人疯狂点头“对对对没错就是这样”,某些故事让人“哎呀对不起虽然有点惨但是好想笑”。

来,我们从头说起。

一,镜像映射和观照:在别人的故事里听见我的共鸣

当谈论某件事情时,如果一味以过于遥远、过于抽象、过于学术和思辨的眼光来看待,容易失去直接的共情可能性;

如果一味以过于琐碎、过于特殊、过于直观的故事来表述,又容易失去深挖一层的可能性。

这一集《在明天之前》里聊情绪,聊法很有意思。

有远的,有近的。

有抽象思考,也有具象讲述。

既有“哎呀呀他怎么这样/快看啦这不就是我么”的亲切感、共鸣感,又有不止步于分享故事的更多维度的思考延展。

双雪涛描述“上班时很怕和领导一个电梯”。

很有画面感。

他说不仅仅是“不知道要和领导说什么”,甚至觉得自己听不明白“领导在说什么”(有没有话外之音)。

很奇怪,双雪涛明明很健谈、丝毫看不出社恐的影子。

他的症结出发点,大概都是因为不喜欢那个工作。

一无热情二无兴趣,三无可观收益。

长此以往,连“和领导同在一个电梯里”都成了巨大负担。

(电梯困境甚至是双雪涛辞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语道尽多少职场打工人心酸。

做自己喜欢的、有价值感的、有巨大升值空间和美好行业前景的工作,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能力要内在素质还要一些外在运气。

我们这些没那么幸运的普通人,get不到这样的天成工作,能在别人的“职场恐怖故事”中照见类似的困窘,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一剂不用害怕的安慰贴剂。

双雪涛说他算逃逸,从银行辞职、不再需要做这种情绪管理,对自己如今的工作负责即可。

而当下他缓解情绪的方式是拳击。

被问及“小说家不是都跑步吗”,他表示跑步太孤独。

描述拳击时除了“打”很爽之外、“被打”也很有功效。

强调“被打”的痛感,也很放松。

席瑞分享说他每天起床看见好多消息进来,都会顿感压力倍增。

回复语气会不太好、甚至经常弄错日期。

到下午忙完一阵,(闲适一点)转念一想:呀我当时为什么会那样和他说话呢?

时隔好几个小时、找补回去发表情包。

通常都会收获让对方一脸震惊的效果:哈你是有什么事吗?

(哈?没看出来席瑞还有当喜剧人的一面哈)

姜思达一本正经介绍,说他对付情绪有个特别好的办法。

全场认真期待ing:他究竟要说啥?

结果他说:我就告诉自己,如果不能控制情绪,接下来两个月的财运就会非常差。

这逐渐玄学化的神转折,真是有几分爆笑。

所谓“玄学”描述,轻易能有“科学”解释。

如果情绪失控,让潜在的合作客户对象察觉“这个人不靠谱”,普遍降低合作意愿、无形提升风险等级,那么进账自然受影响、“财运”自然变差。

只不过,这一套很工具化的理性的阐释,最终节点似乎都是将人往“工具理性”的异化之路上推。

《在明天之前》让人觉得,有别于市面上的普通鸡汤,优于各路无病呻吟,很闪亮的一点,或许就在于不仅仅是瞄准负面情绪、提供所谓舒缓言语;而试图深度发掘“情绪管理和人的工具理性”之间关系等问题,更形而上、更本质、更玄远;

一方面有更深更广的横纵宏观视域;

另一方面,又有着更细腻更具体更多元的“真人案例”。

酸甜苦辣煮一锅,喝完几口味道几次转折,浓郁又有层次。

二,情绪面面观:撕开常规默认浅层表象之后的种种启发

节目中诸位提及互联网对(负面)情绪的放大功能。

频频举出“发疯文学”的案例。

某种程度上,情绪是一种很私密很个人化的体验。

(集体情绪、情绪共振是另一回事)

但在互联网传播结构中,发疯文学等强烈情绪发泄,对于个人情绪的公共表达,无疑是一种很有助推力和催化效果甚至是“诱发效应”的“煽动”。

周轶君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情绪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啊。

很多可爱表情包,都在传递正面情绪。

姜思达说某种试图控制(负面/失控/发疯)情绪的机制,其实就是让人钝化。

对负面情绪感受没那么强烈,与此同时,也在丧失对正面小确幸情绪的兴趣和新鲜感。

比如从前一点点就能开心,此后这个开心快乐的阈值,越来越高。

一种是有条理的情绪管理。

另一种是将“敏感”修理为“钝化”,剥夺痛苦焦虑的同时也一并剔除了快乐喜悦。

前一种听起来更让人羡慕,后一种则更接近某种维度上的“人的异化”。

很警醒的一点,是在此之前我们时常人云亦云“情绪管理”,甚至来不及惊觉“为什么我们觉得不要有情绪就是对的”?“好的正面的情绪怎么就被划到外面去了”。

某种默认的语境,是当我们谈论“有情绪”时,默认是在讲述负面情绪。

某些疑问并不一定需要自带答案,提出和默认状态不同的视角,本身就是一点很有裨益的启发。

三,当我们讨论情绪自由时,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这一集里众人谈及情绪自由。

经济自由很好理解,拥有足够多的钱,想买啥。

所谓情绪自由究竟指向什么维度?

如果直观套用类似概念,“拥有很多情绪,想咋发泄就咋发泄”,听起来似乎不太对劲。

或许,情绪自由是一种不用刻意压抑也无需肆意发泄的自在状态。

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某种程度上,或许只是个人愿望、个体意志和社会规范、教化规训完美重叠。

情绪自由之所以比“情绪稳定”听起来更吸引人,或许就在于“情绪稳定”可能只是钝化好的坏的所有感知、只是压抑情绪、是物化工具化人性的某个片面结果。

而“情绪自由”听着似乎更具有主体性。

一方面,似乎在暗示“可以随意挥霍情绪而不用担心后果”(比如姜思达说的那种财运差);

另一方面,好像又有更阳光更洒脱更不羁的某种潜台词。

对比之下,财富更直观、更能数句话表达、户头有多少个零数一数就知道;

而情绪更复杂、更难量化计数统计,更“测不准”。

很难断定,情绪自由究竟指向“永远都有好心情”“可以随便永远坏情绪而无惧后果”的哪个端口。

前者听着更像祝福,后者似乎无形中捆绑了更多外在限定条件。

无论如何理解,情绪自由似乎都一件听起来美好又在精神层面感知层面上略“奢侈”的事情。

一整集《在天亮之前》看下来,似乎也是一场“情绪疗愈室”。

听各路不同画风的情绪故事,远远近近形形色色很生动,既有共振的代入感,也有陌生化远观的新奇感;

看他们对常规概念、默认状态做更深入更有洞见的透析,从思维模式到解析视角都很有启发;

有源自真实生活的真挚力量、真诚观感,又有不止步于表面现象的洞见和思考,既有生动的戏剧性、又有审慎的人文感。

期待后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