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


(资料图片)

2、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3、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4、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

5、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

6、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

7、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8、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9、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

10、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

11、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

12、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13、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

14、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

15、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

16、 明朝历经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

17、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

18、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

19、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20、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21、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

22、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23、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24、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本文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有帮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