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和一把剪刀,构成了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虽然栩栩如生,但却一度面临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尴尬。因为如今呈现世界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剪纸唯有突破局限才能有新的生命力。

也许你很难想象,颛桥剪纸的出圈并非因为剪纸本身,而是其勇于突破:跨界与皮影戏融合,打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戏剧;融合于公共艺术,让市民在逛公园的同时,就能感受到剪纸的魅力……

剪纸,不止于剪纸。颛桥剪纸变得更好玩了,作为非遗传承人,78岁的周若妹认为,“其实,剪纸没有年龄限制,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剪纸也没有固定表现形式,创新好玩就有生命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一次次独特的剪纸表现形式所打动,从而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


【资料图】

出圈:剪纸皮影跨界,年轻人直呼“泰酷辣”!

画面惟妙惟肖的剪纸形象、加上江南水乡的风貌,投屏与皮影的远近景切换,仿佛带给人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效果……“泰酷辣!”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出如此感叹的时候,剪纸与皮影这两门古老民间艺术,迸发出的创新火花,早日融入了最脉动的创新节奏。

“要让剪纸活起来、动起来!”这是颛桥剪纸传承人的共识,事实上剪纸的魅力正是源于不断融合其他艺术元素,通过创新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让他们感受到“剪纸会跳舞,影人来演戏”的独特魅力。

这次的剪纸出圈,源于一次偶然。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木偶专业副主任、副教授殷无为,在了解颛桥剪纸的魅力后,萌发了结合颛桥剪纸和专业做一个剪纸皮影作品的念头。

没想到,颛桥对这样的跨界非常支持,通过剧本打磨、剪纸皮影制作到后期排演,都投入大力支持……剪纸影戏《铜钟传奇》应运而生,讲述了以颛桥镇北桥曾经的千年古庙明心教寺内大铜钟的故事为蓝本,引用了《胡萝卜充当金鞘子》《北桥钟响在屋界东》等有趣的民间传说,描绘出一幅传统乡俗和历史风情的画面。

其实,要创作出如此生动的场景,并非易事。周若妹说,“从前期构思、绘制草图、刻纸剪纸,再到最后完整成型,往往耗时良久,小幅作品可能一个礼拜,大幅作品就要长达半个多月。”

此外,颛桥镇还制作了原创红色剪纸影戏《奇袭沪闵路》,“颛韵清风”系列《羊续悬鱼》《怪人张翼》《西门治邺》等3个短篇也陆续上映,这种创新让剪纸艺术打开了一种新的方式,深受老百姓的喜欢。

当皮影剪纸出圈后,剪了一辈子纸的周若妹也看到了更多可能性,“过去,我们剪纸侧重于山水田园、城镇新貌、花鸟鱼虫、十二生肖,看惯了这些内容,难免审美疲劳,表现形式上也会逐渐趋同,发展空间较小……”

跨界融合似乎成了剪纸艺术的刻不容缓的命题,经过多年尝试,颛桥剪纸艺术也逐渐融入到彩灯、歌舞、书画、家居乃至城市环境环境中,在不经意间的日常生活中,就能与剪纸艺术不期而遇。

融入:剪纸公园魅力,成为了解历史的新方式

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录故土的风情风貌,这本身就蕴含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周若妹就成了这样一名记录者,她总是利用闲暇时间走在颛桥的街角,用她的眼睛观察着变化,并用剪纸的形式留存下来。

《颛桥印象》就是这样一幅作品,画面中央有一艘小船自西向东行驶,小船上有一人划着桨,边划边观察两岸风光,船下泛起的点点涟漪,由远及近,形成了一层层形状不一的波纹,右边的河滩由砖砌成,河滩上方绿树成荫,小河尽头依稀看到远处的老房子……

其实,这幅作品展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颛桥老街的历史风貌,那条由西往东流的小河贯穿现今的六磊塘,把老房子分为南街和北街。如今,随着颛桥“老街改造”计划的实施,曾经的老房子已不复存在,但这俨然已经成为颛桥人心中永久的记忆。

事实上,颛桥剪纸作为非遗,不应该只在剧场里、学校里,更应该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场景中。

作为上海首个将剪纸非遗项目作为景观营造元素的主题绿地,颛桥剪纸文化公园占地近20000平方米,公园设计融入了鹤的元素,它以引鹤、招鹤、戏鹤、放鹤等景观展示,演绎“鹤舞剪影”的绿地主题,公园的角角落落镌刻着剪纸的情怀与故事,散步其中,传统情节与地域文化以剪纸的形式,跃然于眼前。

“我原来觉得剪纸,就是用来贴窗花的,但感受了剪纸公园的共同艺术,才发现还有一种别样的美。”家住颛兴东路的“80后”张先生,经常会带着孩子到剪纸公园来玩,“看到这些剪纸艺术后,孩子也想试着创作。希望以后公园里就能有剪纸体验活动。”

如今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视非遗,最好的传承或许就是能让大家能在日常环境中感受到,还能找到可体验、可创造的地方。当剪纸融入了公共艺术,或许也创新了另一种历史记录的方式。

传承:营造剪纸文化氛围,从娃娃抓起

走进78岁周若妹的家,挂满了她大大小小100多幅剪纸作品,宛若剪纸艺术的展示馆,“我每天都剪,只要剪起来就很开心。”

从心底里喜欢剪纸的周若妹,从小学三四年级便开始学习剪纸,小时候就跟着奶奶学,自己跟着剪……长大成人后忙着工作家庭,退休后周若妹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剪纸的世界里。

看着周若妹如此痴迷于剪纸,退休后的女儿张红也跟着妈妈一起拿起了纸和剪刀,母女两代人就开启了人生后半场的剪纸艺术,其实这门民间艺术起步并不难,难的是创造和想象,其实人人都可以在创造中寻找新的快乐。只有有兴趣,才能真正爱上这门艺术。因此,无论是周若妹、还是张红从不会勉强小辈跟着学剪纸,他们更希望用作品来吸引更多年轻人来传承。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颛桥剪纸传人,周若妹深知自己更重要的任务是做好剪纸艺术的传承,其实她和她的女儿早已走进了校园,在君莲幼儿园、颛桥小学开设剪纸课程,目的就是想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好剪纸的种子。

每周六上午,周若妹总是会在家迎接一群特殊的“小徒弟”前来学习,面对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年龄段的“徒儿”,她免费教授剪纸技艺。其实,这些孩子是在剪纸方面特别有早已,周若妹也想通过这样“开小灶”的方式,让他们尽快找到各自创作的风格。

“太神奇了,这么活灵活现!”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到剪纸,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要真正学习剪纸艺术,那就得形神兼具。周若妹认为,这是人人都可触及的艺术形式,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

周若妹不仅教孩子,也教学校里的老师,这样的形式得到了颛桥镇的大力支持,老师学会剪纸后,还能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定向化、适应性地打造易学好懂的趣味剪纸特色课程,培养孩子们对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与发展传统美德,将颛桥剪纸融入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之中。如今,君莲幼儿园年轻教师也成了非遗传承人。

当颛桥剪纸不断寻求突破创新的时候,非遗便融入了新的力量,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传承自然不再难。


关键词: